多语种版《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小说派批判
栏目:企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10-19 10:09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主办的多语种新书《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小说流派批判》出版...
10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联合举办的《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小说派批判》多语种新书发布暨德文版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在第77届法兰克福书展上举行。 活动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兼主编陈华东、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人文社会科学(德文)编辑部主任Dorothy Fetzer分别致辞。陈华东阐述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近年来在战争审判和战争责任领域学术著作国际传播方面的坚持和担当。他强调,《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小说派批判》多语种版的出版,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决否定,是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庄严纪念,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他说:“这不仅是学术中国声音向世界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正义声音在全球范围内的强烈回响。” 多萝西·费策(Dorothy Fetzer)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有扎实的史料依据,体现了学术的严谨性和专业性。他说:“程先生的研究有详实的证据,提出了独立客观的视角,为国际历史话语贡献了重要的声音。” 俄罗斯科学院科学出版社副社长瓦维洛夫·奥列格·基莫维奇通过视频发表讲话。他从地区间交流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双重角度肯定了本书俄文版出版的重大意义。同时,他深切希望避免重蹈覆辙。平息战争悲剧,推动国际社会就历史问题进行理性对话。 “它有助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增进相互了解,保存和传承历史真相,让更多人认识到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以史为鉴,确保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翻译界代表、上海焦图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褚新宇通过视频发言,讲述了多语种翻译过程中对历史细节的精准把控和对学术严谨的坚守。他表示:“我们衷心希望学界能够通过这本书,更好地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让人类铭记苦难,携手前进,共同维护和平。” 程兆琪教授本书的雷神,深入讲解了考证史料、创作本书的过程。他结合自己几十年来发掘、整理、研究数千件中日史料的经验,阐释了用客观视角和学术力量证明真伪的重要性,强调学术是保护历史记忆的有力武器。只有建立在坚实史料基础上的严密论证,历史真相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各种质疑。 在各位来宾的见证下,举行了《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小说派批判》英、韩、日、俄版揭幕仪式和德版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四语版本的集中亮相,体现了本书在国际传播领域的成就;还有德文版的版权输出还标注了本书的“历史记忆保护”。学术著作在国际学术交流领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将继续与国际合作伙伴合作,推动本书以更多语言进入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让严谨的学术论证成为历史真相的稳定守护者,为构建基于历史真相的面向未来的国际理解贡献中国的学术力量,让和平的种子在无数人心中扎根。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记者 周文婷) WS68F21455A310C4DEEA5ECEAA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10/17/WS68F21455A310C4DEEA5ECEAA.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表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所有(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