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国外博主“用中国古建筑看山西”发现,山西主题活动文化沙龙在山西运城举行。来自8个国家的10位外国博主和部分山西留学生分享了旅途中对山西古建筑和当地文化的观察和感受,体会到了山西千年古建筑的独特之美。
英国博主乔·伯恩斯首次来到山西。他告诉文化沙龙,此行看到的许多古建筑、古寺庙让人目不暇接,他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些富含中国历史和人文的瞬间。
现场,他通过自制的短视频展示了帕姆之旅的片段,搭配中国古典风格的音乐,用图像的语言展现了山西古建筑的庄严与美丽。
Oluwabunmi Henry Jimoh,一位博客作者尼日利亚人,自称“小黑”,2016年来到中国,毕业后在广西柳州创业,从事自媒体行业。他经常操着广西口音的中文,用第一人称自拍记录自己在晋祠、双林寺、王家大院、陶寺遗址、关帝庙等地的所见所闻。
这次山西文化之旅,不少当地居民热情地与他交谈、合影,他还品尝了各种山西菜肴和特色酒。他在分享中提到,国外还有很多人对中国的了解有限,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也存在偏见和误导。因此,他希望通过亲身经历的短视频让更多人看到真实的中国。
印尼博主、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Veldesen Yaputra分享了他对山西古建筑的研究和理解n 专业角度的技术。
他制作了带有印尼语和中文双语字幕的视频,记录了平遥双林寺、王家大院等著名古建筑景点。视频中还有一幕,他收到了中国第一家银行日升昌送来的“银票”:一开始他以为可以兑换银币,但发现只是纪念品后,他对着镜头露出了“尴尬又好笑”的表情,引得现场会心一笑。
叶兆胜表示,到山西参观,让他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观察古建筑,他认为其中蕴含的“与自然共生、长期使用”的理念启发了印尼乃至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建筑思想。
“这次山西之行非常有意义,坚定了我来中国留学的选择。当我回到家乡时未来,我希望将这些经验运用到当地建设中。”他说。
英国博主、《中国日报》驻外记者迈克尔·里斯·卡德带来了一组山西之行的照片:这里有飞檐斗拱的古典建筑,古街小巷的生活场景,还有都市人的日常剪影。图像中,山西的文化历史质感与人文温情相互辉映,呈现出独特的地方风情。
在本次文化沙龙中,山西留学生也上台分享交流,并演唱了中国经典歌曲《茉莉花》。借助外国博主和留学生的观点——利用这个角落,山西的古建筑文化可以更加立体地走向全球,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朱兴新 陈宇)
WS68F32B99A310C4DEEA5ECF55
https://sx.chinadaily.com.cn/a/202510/18/WS68F32B99A310C4DEEA5ECF55.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