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泛在,智能未来”2025 IEEE第25届国际通信技
栏目:企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10-22 10:21
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由IEEE北京分会、IEEE中国联合会、东北大学主办...
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2025年IEEE第25届国际通信技术会议(IEEE ICCT 2025)在沈阳召开。 本届大会以“泛在通信,智慧未来”为主题,重点关注通信领域的创新技术和产业发展。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兴伟教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沉学民教授,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张谦教授,Tony Q.S.郭先生,新加坡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WWRF Fellow、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副校长。教授:东北大学黄敏教授、于志文教授团队、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田教授南京大学陈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田晓华教授、法国EURECOM教授David Gesbert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会议。同时,来自国内外通信领域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近5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嘉宾就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一代技术、通信与智能技术融合、通信安全与质量保证等前沿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议开幕式:大咖云集,共赴学术盛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唐立新教授致大会开幕辞。他表示,通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希望与会代表围绕“绿色、智能、可靠”切割主题进行深入对话,通过思想碰撞激发创新,共同推动基础理论和产业应用突破,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议主席、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兴伟教授致贺词。他代表主办方对出席会议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东北大学在通信领域的建设成就,强调学校将继续强化“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内部合作”三合一发展道路,打造东北大学面向未来的高水平创新平台。 东北大学技术程序委员会主席、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邱铁教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前期准备情况以及后续学术活动的安排。 主题报告:聚焦前沿,引领技术方向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Xuemin (Sherman) Shen教授做了题为“High-Fidelity and Efficient Simulator for 6G Space-Terrescial IntegATED NETWORKS”的会议主题报告。实验室提出依托低地轨道巨型星座卫星,构建系统化、可扩展的6G空天一体化网络仿真架构,实现网络配置高保真建模和高效运营管理,为6G关键技术分析提供新工具。 香港科技大学张谦教授nology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毫米波传感驱动的边缘人工智能:迈向以人为本的智能系统”的主题演讲。毫米波信号在智能传感领域的应用已经得到论证——从单模态干眼病筛查,到跨模态动态血压波监测,再到多模态融合手抖检测,推动以人为本的医疗系统发展。 托尼·Q.S.教授来自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Quek在会议上做了题为“6G AI-Native Network从理论到实践”的主题演讲。从理论层面审视分布式学习和语义通信在6G AI原生网络中的支撑作用,从实践层面介绍“AI-ran”概念的应用场景,并分享新加坡未来研发通信计划的最新进展。 东北大学黄敏教授致辞会议上的主题演讲为“知识定义的分布式可靠网络”。提出融合知识定义网络、联邦学习和区块链技术的新型网络架构,解决传统网络可扩展性、智能化和信任保证的痛点,为下一代网络奠定技术基础。 哈尔滨工程大学于志文教授团队做了题为“人群感知2.0:从以人为中心到异构人群感知”的主题报告。本文拓展了众包感知2.0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强调异构设备(如无人机、传感器、智能手机)协作的优势,主张众包感知从“以人为中心”升级为“多设备协作”。 南京大学陈天教授在会议上做了题为“挤压算子优势”的主题演讲为Ascend架构提出了单组件屋顶模型,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分析和优化运行性能,总结了常见性能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证明模型速度提高了30%以上。 上海交通大学田晓华教授做了题为“Near-Zero-Power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的主题报告。设计近零软件定义架构,利用反向散射通信、微瓦级OFDMA技术和软件定义物理解决方案,解决资源有限、恶劣环境下易受攻击终端的连接问题,并在集成电路中实现原理验证。 法国Eurecom教授David Gesbert在会议上做了题为“Sensing and Charting In The Sky with a UAV-aided 6G network”的主题演讲。探讨无人机与6G网络的应用合作分享EURECOM在“增强空中机器人的无线技术”和“增强网络能力的机器人平台”方面的研究成果,并通过现场实验提供实际参考。 教程:促进深度沟通 会议期间将设有3场教程,将围绕6G主要核心技术,为参会者搭建深度学习和高端对话的平台。具体包括:《迈向天地一体化网络的6G智能:随机接入、移动管理和联邦学习》、《揭秘6G AI-Ran:意图驱动网络和边缘人工智能服务的新范式》、《6G人工智能-原生Ran-终端-边缘-云协作》。每个主题均采用“理论教学-案例分析-互动讨论”三位一体的模式,帮助参与者准确了解前沿趋势、加深技术理解、产生合作机会。颁奖典礼 本次会议评选出“最佳论文奖”、“最佳学生论文奖”、“青年学者奖”、“最佳组织奖”和“最佳墙报报告奖”五个奖项并现场颁发。旨在全面表彰在理论创新、工程实践、学术服务、青少年培养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鼓励他们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 神奇分支:多种形式碰撞擦出火花 本次会议为期三天,学术交流高密度、多层次。除了8个重量级主题报告和3个深度教程外,还有32个平行分支报告和4个海报展示。主题涵盖“移动与无线网络”、“光通信与网络”、“综合通信感知”以及“绿色通信系统与网络”。在“空天地通信”等重点领域会议围绕“阳离子​​与空间网络”和“通信与信息安全”两个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充分讨论,通过观点碰撞和经验互鉴加深了学术理解,为后续研究和行业培训积累了共识。 作为我国通信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活动之一,本届IEEE ICCT会议汇聚了国际前沿成果和优质资源,推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推动跨境融合、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此次会议不仅深化了全球通信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务实合作,也为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动力。展望未来,我EEE ICCT大会将继续秉承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持续提升平台效率,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 (经东北大学许可拍摄) 以上内容为宣传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消费建议。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